![](/__local/A/EF/BF/A060B6213B58A713050E883C5A0_E117ECD8_27978.jpg)
4月22日下午,食品学院邀请信息工程学院伊拉克籍教师珞佳老师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们做了题为《一个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报告,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生动的讲述了她心中的中国形象,学院6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珞佳老师来自伊拉克,丈夫是也门人,他们在武汉读书8年,因为对中国的热爱,博士毕业后他们选择在中国定居,来到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工作。中国的生活经历,使她不断的加深了对中国了解,切身的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之快、城市的变化之大,科技进步之迅猛,认为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国家生活。
武汉是洛佳老师的第二故乡,她还有很多老师和同学生活在武汉,她对岁末年初的这场疫情更加关注和了解,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信息,她对我们国家对待疫情的举措赞不绝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迅速取得了此次战疫的胜利,为世界人民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更是与西方国家的消极自大的应对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时,珞佳还谈了自己对西方主流媒体散布的虚假新闻的看法,以自身经历教育同学们莫做虚假舆论的传播者,敢于发声,传播正能量。
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疫情让我们更自豪生为中华儿女!我们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所有群众积极配合、守望相助,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在这种爱国精神的激励下,亿万人民群众必将一路闯关、排除万难、所向披靡,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这是食品学院党委在疫情全面解除之前,以线上活动为主,通过“听”抗疫一线感人故事,“说”抗击疫情所见所闻所感,“演”展现教育系统抗击疫情精神风貌、“唱”讴歌先进典型、传递爱国情怀的校园原创歌曲等形式,开展内涵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一体化的工作体系,让爱国主义成为校园主旋律、最强音的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