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保障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立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依据
学院在制订本学院、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办法时,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按照《安博电子官方网站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办法》(校发字[2018]213号)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内容,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不断提高本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水平和运行效率。
二、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
1.学院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明确学院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从“学校办学院”向“学院办学校”转变,突出内涵建设与持续改进,通过学院开展自我评估、自我检查、自我调控和自我改进,持续改进教学条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运行管理等,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由目标决策、教学运行、质量监控、质量评价、条件保障和教学能力提升系统组成,体系框图可参照附件1,具体内容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制订。
2.专业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调人才培养符合学校目标定位和产出导向,注重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契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与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学习过程,实施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反馈和改进。体系框图可参照附件2,具体内容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制订。
各专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制订课程层面质量保障体系。体系框图可参照附件3。
三、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
1.学院、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应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制订符合学院实际的《**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办法》《**学院**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办法》,包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项目执行一览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项目执行一览表》应明确执行系统、执行项目、执行内容、责任人(岗位名称)和执行人(岗位名称)或执行单位。
2.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各学院应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运行管理,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进行全链接、多维度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形成教学过程管理、评价、反馈和改进的闭环系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力。
3.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各学院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价值观,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把其作为推动学院发展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不断改革教学,形成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关心学生成长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文化氛围,并内化为全院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四、材料提交
各学院要结合学院实际,制订学院和所有专业层面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学院需于2021年7月5日前将本单位制订的文件电子版发送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备案。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将汇编成册。
联系人:谭凤玲联系电话:3693011。邮箱:pjk#hist.edu.cn(发送时请自行将“#”替换为“@”)。
提交文件清单:
1.**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办法
2.**学院**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办法
(备注:所有专业认证培育专业都需提交,暂未进行专业认证的学院只需提交一个专业)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2021年6月21日
附件1:学院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图(参考)
附件2:专业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图(参考)
附件3:课程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