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奖助学金是党、政府和学校为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措施,也是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重要举措。每一笔奖助学金不仅承载着国家对青年学子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更是对同学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高度认可和热烈褒奖。因此,合理使用奖助学金,不仅是对这份爱心和荣誉的珍惜,更是对自己信用和未来的负责。
2024年度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已经完成,各类奖助学金正在陆续发放到了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为帮助获奖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奖助学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全体获奖受助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希望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不断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在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继续发扬刻苦学习、求是创新的良好作风,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在下一年度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
二、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勤俭持家久,诗书继世长。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奖助学金是贫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要经过层层筛选和评选,奖助学金的获得来之不易,同学们应倍加珍惜,合理规划,切实用好这笔资金。应优先用于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和必要的生活用品。避免把奖助学金用于购买奢侈品、高档电子产品以及请客、旅游等不必要的开支。同时还要防范“校园贷”“网络诈骗”“兼职刷单”“亲友借钱”等电信诈骗陷阱,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
三、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奖助学金饱含着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期盼,既是一份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希望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在享受这份关爱和奖励的同时,要心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报效国家,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要把党和政府的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积极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诚实守信,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期望不断延续下去。
亲爱的同学们,奖助学金给予你们的是帮助和支持,传递的是党、政府与学校的关怀和爱心,承载的是你们的希望与梦想。让我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爱心与支持,把奖助学金用在有用的地方,用在该用的地方,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安博电子官方网站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4年12月4日
(初审/李培善 复审/杨永生 终审/冀红举)
下面分享几个其它高校学生把奖助学金用于奢侈消费的案例和被诈骗的案例,以便同学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案例一:
2024年11月23日,浙大传媒国际官微发布一则情况通报,原文如下:
近日,网络反映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受助对象方某晒国内外旅游照,引发广泛关注。学院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面谈涉事学生,查阅有关材料,审查认定程序,开展相应调查工作。
经核实,方某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于2021-2022学年、2023-2024学年、2024-2025学年秋冬学期被认定为资助对象,2022-2023学年因经济困难有所缓解未申请资助对象资格,资助的认定流程和申请材料符合《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今年以来,该生有多次出行各地的情况,其中旅游3次。经学院研究,认为该生存在《办法》规定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取消其受资助资格。目前,学生本人已经认识到错误,接受处理结果,并做了书面检查。
学院深入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将进一步做好受助对象经济状况的动态了解,完善意见建议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监督。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4年11月23日
案例二:
2023年11月15日,中大学工官微发布一则情况通报,原文如下:
11月14日,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到关于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赵某某存在炫富和过度消费的举报,其所在学院和我中心迅速启动调查程序。
经核查,该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在核查中发现,该生存在生活不节俭、过度消费的行为。根据《中山大学本科生助学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决定终止其助学金发放。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做到应助尽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3年11月15日
案例三:
近日,国内某高校22岁女大学生小夏(化名)拨打110报警:“我被骗了!”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小夏是被一个自称贷款资助办老师的骗子骗了。
原来,小夏在老家广西南宁向政府申请了助学贷款,之后加了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QQ群。某日有一个昵称为资助办陈某兴老师从群里加了小夏,说她的助学贷款到期了需要她处理一下。小夏说自己不在广西,在云南上大学,能不能父母代办。于是该老师告诉小夏可以线上办理,把钱充卡里由资助办来扣。因为是在正规的群里添加的老师,小夏并没有怀疑他,于是先后转账5700元人民币到对方提供的银行卡。才转发过去不久,小夏发现这个人是冒充了资助办陈某兴老师的骗子,随后报警。
诈骗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如果该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群主验证不严格,申请后即可进入。骗子进群后如何伪装?骗子进群后,通常会备注为“某某学生”,由于学生众多,群里的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接着,骗子开始潜水观察目标老师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目标老师头像,并修改备注名。之后,伺机而动,实施诈骗!诈骗分子利用目标老师休息的时间下手,添加学生实施诈骗,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同学们,为了不上当、不受骗,温馨提醒大家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我防范:
一是保持高度警惕,对于任何声称可以提供助学金或奖学金的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二是仔细核查消息,在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任何费用之前,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学校、教育部门或相关机构的官方网站、客服电话或向辅导员老师进行核实。
三是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未经验证的网站。如果怀疑自己遇到了诈骗行为,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以便警方及时展开调查和处理。